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鲁迅应该弃医从文吗

Q1: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鲁迅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

当时正值日俄战争,片中有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人拿获砍了头。日本学生山呼万岁,鲁迅倍感屈辱:“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由是愤然退学。

光绪三十二年6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夏秋间,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旋即复赴日本,7月,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

扩展资料: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Q2: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学医是因为想要从身体上改造中国人

弃医从文是因为目睹了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感到中国人的精神比肉体更加萎靡,认识到需要从文化上医治本民族的病。

Q3:鲁迅弃医从文的时间?

1906年3月,鲁迅申请从仙台医科专门学校退学,得到批准,再赴东京,从事文艺运动。鲁迅为何做出弃医从文的选择,离开仙台?鲁迅不止一次做过解释,譬如《呐喊·自序》里就说,在课间放映日俄战争时中国人被砍头示众的幻灯片之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我们在分析鲁迅的生命历程与思想轨迹时,通常以此作为主要根据。

Q4:鲁迅为何选择弃医从文?

鲁迅因为认中国人的麻木不仁的可怕,决定振奋中国人的精神而不学医改从文。鲁迅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被中国人麻木不仁,观看同胞被杀而无动于衷,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6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夏秋间,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旋即复赴日本,7月,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

Q5:鲁迅学医及弃医从文的原因?

鲁迅学医是为了拯救国人的生命,解除病痛;他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为了拯救国人扭曲的心灵。

从医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战乱不断,医疗水平的低下使得国人饱受病痛之苦。

从医的直接原因:当鲁迅的父亲患重病,而当时的医生又医术不佳水平低下,使得他的父亲不治身亡。鲁迅因此毅然决定从医。

从文的根本原因:鲁迅意识到国人的心是扭曲的、麻木不仁的,遂决定弃医从文,改变国人的思想,医治国人变态的心灵。

从文的直接原因: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观看幻灯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这给了鲁迅极大的触动,决定终止留学学医,回国从文。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