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怎么办

Q1:会明心理: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怎么办

父母跟孩子聊天是一门技术,说话人人都会,但是有趣的沟通万里挑一。与孩子平等交谈,永远都能跟孩子有话可聊,作为家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孩子都是喜欢和父母聊天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先理解他、尊重他。将话语权还给孩子,鼓励孩子多多表达自己。只要多一些耐心,就能够和孩子越聊越亲近。

Q2:青春期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交流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家长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与孩子沟通的困惑,而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有着更多的与孩子沟通的烦恼。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时期,如何与青春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和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在心里咨询中经常碰到各种各样与家长沟通有障碍的青春期孩子,在这方面自己多了一些思考。
一、家长,您了解青春期的孩子需求吗?
沟通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我们家长对孩子以下的问题了解多少呢?比如:孩子最近为什么不开心?好朋友是谁?最烦恼的事是什么?最喜欢什么活动?最喜欢哪位老师?谁对孩子影响最大?在看什么书、上什么网?有没有异性朋友、关系如何?家庭给孩子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我曾经做过一个问卷,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学习他们对家长还时有很多要求。如不希望家长为他们安排好一切,有事情大家要一起讨论决定;希望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爱好,能让他们自己选择人生道路;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体谅、鼓励、默默地支持他们;不要给他们太多压力、太多约束、不要干涉他们的隐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为他们创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要整天谈学习方面的事;考试失误不要过多的责备,要多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去学习;不喜欢父母唠叨唠叨,不要为他们总担心这担心那的;一家人能和睦相处,不要总吵架;能够倾听、能够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要遵守诺言,说话算数等等。
家长可以就以上两方面自己作个测试,如果一半以上或大部分有问题,应该先进行自我调整。这些问题看似琐碎,但它们每天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情,家长如果能够及时把握孩子的这些信息,并给予针对性、有效性的指导,您一定会成为受孩子欢迎的家长。
二、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家长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的因素有很多,如果要抓主要原因的话,我觉得可能有以下二种原因。
(1)青春期的年龄特点导致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是与孩子特定的年龄阶段所发生的生理、心理、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恐慌。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发展是全面的,从行为表现到思想人格上都有独立的要求。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成熟,智力发展迅猛活跃,情绪发展强烈多变,自我发展凸现高涨,情爱发展纯洁幼稚,个性发展可塑性强。但同时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点,导致了青春期的孩子半成熟、半幼稚、半服从、半逆反、半独立、半依赖、半闭锁、半开放的心理和行为上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希望与家长沟通,但是同时又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很多事情应该自己面对和承担责任。
(2)家长与孩子沟通中的误区或偏差导致沟通障碍
我们很多家长还没有学会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为什么这样说呢?许多家长的沟通内容不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是唯我独尊的;许多家长的沟通方式不是以倾听和协商式进行,而是真主意假商量,虽然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孩子根本就没有选择权;许多家长沟通的目的不是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孩子。
我们家长在与青春期孩子中使用的句式和语言让孩子觉得不是在沟通,而是在责怪或骂人。
如沟通中喜欢猜孩子的心事:看你这个样子,肯定考砸了。喜欢猜孩子的感觉你一定是懒了,才不想做功课。喜欢给孩子贴标签:你真是够笨,这样的成绩也考得出来!有时还妄下论断、或用命令语气“劝告”。
沟通中的句式往往也非常自我,如“我认为”、“我觉得你”、“我早知道”、“你早知道”、“你让我…”谨慎沟通中的语言也非常强势:如帮我把书读读好;我怎么会养出你这么个笨蛋?看来是我前世欠你的。。。。。。
太自我的家长因为拒孩子与千里之外,孩子根本不愿与他们沟通。与强势自我的家长相反,有一些是讨好型的家长,他们与孩子的沟通时事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讨好型的家长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主见,也会失去与家长沟通的欲望和兴趣。
三、家长要学习一些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技巧
1、倾听,是沟通最好的“语言”
倾听时沟通最好的语言,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往往不会倾听,因为大多数家长在小时候没有被他们的家长倾听过,所以做家长了也不会去倾听孩子,这就是不会倾听的主要原因,我们喜欢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今天的孩子毕竟不是昨天的我们。
小建每次与父母谈事情,父母总是没有听完他的讲话就打断他的话,他们会连猜带蒙,把许多不是小建的意思全部杜撰出来,一股脑儿强加在小建身上,再给出处理意见。往往这时,小建就欲哭无泪,再怎么解释也是白搭。所以小建经常为此非常苦恼,最近这种情况越演越烈,小建觉得这个家对他越来越陌生了,所以放学了也不想回家,孤独地在小区里徘徊。
2、尊重,是沟通成功的秘密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家里的父母、老师、同学,而我们的家长总是把他们看成是长不大的孩子,事事都为他们安排妥当才安心,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少很多磨难,事实孩子并非如他们期望的那样成长。
我咨询过这样一个高三男孩,父亲是民营企业老总,经济条件好。孩子很聪明,小学数学常考班级第一名。到了初中,父亲为了让孩子能够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反复为儿子转学,初三那年换了三所学校。所有的决定都是父亲一个人说了算,儿子的反对父亲根本就不当回事。儿子高考总分只有170分,性格越来越内向,不与任何人讲话,家长这时才真正着急找心理咨询了。
随着咨询的深入,男孩写下这样一段话: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快乐的孩子,虽然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我却得到了所有人的爱,很幸福,天真得可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慢慢的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现实,变得对现实失望,对家失望,变得不那么容易信任别人,我开始孤独,无奈,寂寞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我怕接触别人,因为我怕成为朋友之后又突然失去,有好几次都是这样,因为听父母的话不停地转学,虽然父母是为了我,但是这彻底改变了我的性格。这几年来我的生活一直都那么压抑,有时候会情绪失控,但我没办法,我控制不住,我的内心已经饱和了,已经承受不起了。我想改变——可是我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夜里,我只想哭……
3、帮助孩子理清心中千千心结
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会有更多的烦心事,事情一多,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解决,家长如果能够帮助孩子理清千千心结,孩子肯定非常乐意与你们沟通,如果你帮他们越理越乱,孩子就不会有主动与家长沟通的愿望。
有一天,心理咨询师来了一位特殊的高二女孩,她的父亲说女儿现在与母亲基本不说话,与他沟通也很勉强,女儿的房间就在父母房间隔壁,但是与父亲沟通却是通过手机短信息进行。
她坐在我面前时,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她慢慢翻开一本笔记本,一个个问题都展现在我的眼前,写了满满三页纸。她说就是这些问题,每天缠绕着她,她觉得做人怎么这么难啊!父母亲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更谈不上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她不想与他们交流。
4、适度地与孩子沟通一些“禁忌”的话题
上海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对本市5所学校1700名初高中学生开展了一项青春期调查。近六成中学生对异性亲密交往表示“顺其自然”,这一比例在高中女生中达到89.32%,其中不少已经发生了性行为。青春期异性吸引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生理上情感上需求、摆脱孤独感压抑感需要、缓解学习压力、满足攀比心理、满足好奇心理。
我质疑“早恋”这两个字,孩子的两性情感依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瓜熟蒂落的结果。“早恋”是我们成人强加在孩子头上,对孩子恋爱想阻止又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托词。其实有63%的学生希望有课堂教育让他们了解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并且在教育中不要犹抱琵琶半遮脸,说一半留一半,让孩子在探索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这样一位老总,他在处理孩子恋爱问题上很智慧、很独特、很有效果。读高二的儿子开始恋爱了,母亲每天的唠叨根本不起作用,一天晚上十点过后,老总把奥迪轿车留在车库里,让儿子跟着他走。两个人一前一后互不说话,空气有些紧张。走了将近二个多小时,来到一家已经关闭的工厂,老总对儿子讲他在这里的艰苦工作岁月,儿子似懂非懂地听着。老总又带着儿子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他现在经营着的上市公司前,对儿子说当老总的压力和责任。凌晨三点两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老总让儿子去睡觉了。第二天儿子像换了个人似的,对母亲的态度改善了,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了。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学,与女朋友的关系也相处得非常好。
我们家长应该与恋爱中或即将步入恋爱中的孩子讲明这样的道理:相爱很美好,相爱有责任。如果把这份感情与相应的责任之间的关心让孩子搞懂了,相信孩子会理智对待的。
5、走进心里看孩子的大事情
一天心理咨询室里走进一个流泪不止的女孩,我看着很心疼。咨询后才知道,女孩的同桌男生经常说她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真好最近她考试连续失误,竞赛的机会、保送的机会就因为连续的考试失误而告吹。家长认为男孩这句话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理他就是了,但是女孩就是不能解脱,那句话每时每刻刺痛着她的心,觉得压力很大。
我们成人认为的小事往往是青春期孩子不能释怀的大事,特别是同伴之间的看法,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心里特别在乎。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解决好这些大事,想办法让他们走出来。家长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体会,这样才能够找到沟通的语言。
6、从心灵出发才能到达心灵深处
沟通的前提是要放下对与错,家长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营造了一个平等的家庭交流氛围,孩子就会愿意沟通。沟通时必须付出真心和真情,人与人交流,惟有真情才能让人感动,与孩子交流也不例外。
7、沟通不能拿孩子与别人比
我们的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我们的出发点可能想通过比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但是比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丧失了孩子的自信性和自尊性。
美国诗人诺尔蒂写过这样一首哲理诗: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爱。
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快乐!

Q3: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心声,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做

没有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本来应该是孩子最想倾诉的人,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交流有了障碍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些障碍有以下几种:
1、觉得不被父母理解
孩子的心声是:“我曾经尝试过跟爸妈说我到底在想什么,可我妈总是说‘你还小,不懂事,别胡思乱想浪费学习时间。’以后我就再也不说了。”
2、害怕父母责骂自己
孩子跟父母说“我喜欢这个女同学”,要不“我想尝试抽根烟”,父母亲往往脸色大变,立刻斥责:“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念头,你知不知道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想想看,孩子本来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但是父母的大惊小怪和责骂却使孩子退缩了,为了安全,他们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3、逃避父母给自己的压力
身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怀和寄托。家长们动不动就跟孩子说:“孩子啊,我们一家未来的希望就都在你身上了,你要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爸妈这么辛苦地挣钱供你念书。”孩子因此得到的信息是,年幼的他必须得承载一家人幸福的重责大任。如果他学习不佳,考不上好学校,接下来困苦不堪的不只是他,更是他的全家。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如果孩子又发觉他的能力无法满足父母亲过高的期望怎么办呢?孩子心中因此五味杂陈,有挫败感(我怎么考得这么差?)有愧疚感(我对不起爸妈!)也有不少的愤怒(都是你们逼我的!)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选择逃避,不去面对父母,也拒绝承受压力。
4、父母太过唠叨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老爸、老妈说话?”最常听到的回答是:“他们太烦人了。”“烦”是什么意思呢? 青少年口中的“烦”,指的是爸妈总是重复要求他们做同样的事情,让人厌烦。对他们而言,不断地重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不断地重复,也意味着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换句话说,当父母亲唠叨他们之时,孩子收到的信息是“你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即使你一米八零,年龄也已经十六岁,但在我眼中,你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没有能力自主的孩子。”一心想做成人的孩子,当然不愿意陷入如此的困境当中,所以就索性不开口,消极地抵抗来自父母的唠叨。
5、对父母心存芥蒂
有些孩子不开口的心理成因就更深层许多,例如小时候父母亲不断打骂,孩子心理上留下了创伤。过去心中的不满和积怨,使得青春期的孩子选择用“不沟通”的方式来惩罚父母。这其中的潜台词是“既然你以前让我那么难过,现在我也不给你你想要的,让你尝尝不好受的滋味。”因为孩子深切地知道,听话以及和父母说话,是父母亲很希望他能做的事:“既然如此,我就善用这个筹码,不让你们(指父母)如愿以偿。”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跟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美好的愿望,想让愿望变成现实,父母们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多了解孩子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可以了解下孩子最近有什么样的爱好,什么样的烦恼,跟某个朋友关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理解,听听他诉说等等。
2、理解和尊重孩子
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必须以理解、尊重孩子为前提,否则就成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想真正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就要不断地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当然很难过,但若站在孩子角度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是起伏不定的,为什么你的孩子就只能一直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都做不到。
3、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4、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要想和孩子保持经常有效的沟通,家长们有必要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关心的问题,这样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了。另外,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要求独立、要求自由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做家长的要尊重孩子追求独立自由的权利,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切忌管得过严,管得过死。
5、与孩子交流时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意见,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6、制造亲子谈心机会
要建立起家人时常沟通的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有些敏感型的孩子不喜欢坐下来在家里谈的形式,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亲送快了的环境,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等。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