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幼儿园环境创设怎么写

Q1: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一、“班级环境创设”应体现的原则
首先,树立环境创设适合教育教学的意识,体现动态性原则。利用班级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有目的与班级环境互动,使环境尽可能地转化为适合幼儿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
其次,重视优化布置班级主题环境的过程,体现主体性原则。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的需要,是他们切身关心的事。环境的布置只有通过孩子的大脑和双手,才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认识,也更加爱护。
再次,倡导家园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理念,体现合作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可使幼儿、教师、家长三方得益。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幼儿的参与,另一方面在参与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可以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上都达到一致,取得“合力”的教育效果,在一起创设的过程中还能加强了亲子关系,还通过墙面环境与别的家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育水平。
二、如何创设有助于幼儿和谐发展的班级环境
1.幼儿树立小主人意识,自主创设班级环境。树立“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的观念,将环境创设视作“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我发现:凡是幼儿自主创设的环境,就是幼儿最感兴趣,最乐意参加活动的地方。
2.以兴趣为出发点,洞悉幼儿生活,努力生成、创设幼儿关注、喜爱的班级环境。环境创设应蕴含在幼儿的发现、关注点上。在班级区域的设置上,我们留有幼儿自发形成的观察区,即幼儿觉得有趣、奇怪的物品都可以放置这个区中进行观察。
3.班级环境创设的主题、内容、形式来自幼儿,并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透过班级环境创设可了解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看到幼儿学习过程,看到不同幼儿在同一个活动中的个体反映,环境创设中幼儿们的学习热点。同时,由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个体反映”、“学习热点”等再一次引发新的班级环境创设主题、内容及形式。
三、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应充当的角色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应以这“三者”为指导,同时注重自己的教养态度和管理方式。
1.聆听幼儿的心声,与幼儿共同布置班级环境。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环境的主人,教师首先要观察、了解、聆听幼儿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追寻他们的兴趣点。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渗透物化教育目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孩子们在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刺激,获得各种情景体验,知识启迪,满足了幼儿对动态环境的好奇和求知欲,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
2.注重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主体性发展。陈鹤琴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是班级的主人,在我们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总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起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创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让环境追随幼儿,使幼儿的身心更全面、和谐地发展。wwW.BAzhish!i.COM

Q2: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
有效互动的研究报告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摘要: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发展重要教育资源,如何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园立足本园实际,以《纲要》为指导,以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和陈鹤琴对环境的相关论述为研究依据,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对环境教育价值的认识,探索如何合理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的各种环境,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真正推动和提高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心理环境互动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活动与表现提供机会与条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凭借,也是幼儿活动的对象,环境的影响伴随幼儿身心成长的全过程,对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环境不仅仅是幼儿学习的一种背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活动课程。因此幼儿园教育要十分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但在我们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视环境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价值,将目光局限于外显的教育功能上,或无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综合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境所蕴含的可能教育价值,使幼儿无形中少了一位隐性教育的教师。我们认为创设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引发幼儿不断与环境积极“对话”,使之成为环境中真正的学习主人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如何有效地挖掘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吸引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互动,使环境真正能成为影响幼儿成长的隐性课程,从而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和谐发展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
纵观目前各地园所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大家已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如发现了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挖掘了不少的环境资源等,但总的来说还是较零散的,特别是在心理环境创设的研究上还非常表浅;同时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研究,并从教育实践研究中提升、总结出教育规律这两者间的互相转化还较薄弱。为此我们认为无论从解决我园的实际问题角度出发,还是从实践与环境教育理论和思想角度来说,这个研究都是十分有意义。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环境。新《纲要》提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应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不仅指有形的幼儿可直接参与的物质环境,如活动材料,设施等,也包含了无形的但具有可亲近性的心理环境,如师幼的对话,活动氛围等。本研究中的物质环境主要为区域材料和墙面。
(二)幼儿与环境互动。即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是指幼儿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学习,还包含在幼儿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过程的自由探索和个体成长。在环境隐性剌激中与之积极互动,幼儿的学习主体意识被激发,个体的主动和谐发展将成为可能。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时间:2004年6月-2006年6月
(二)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根据研究需要,辅之以文献研究、案例研讨、经验总结等方法。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和陈鹤琴对环境的相关论述为依据进行研究。
(一)研究目标:
1、引导教师进一步领会新《纲要》的“环境即教育”的精神,为教师树立环境课程论理念统一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探索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深入挖掘各种教育环境资源,发挥“环境即教育”的作用,积累相关经验。
3、探索如何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使幼儿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创设良好的区域材料、空间,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
2、创设互动墙面,促进幼儿与前面积极有效的互动
3、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五、研究步骤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通过收集皮亚杰建构理论文章和陈鹤琴环境论述及相关教育案例,组织教师学习、分析、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领会新《纲要》中的“环境即教育”精神,完成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我园在研究中不走偏方向。
(二)制定计划,保证课题实施方向
课题组成员碰头,共同研究,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计划,进行指导人员的分工;三个子课题组组长制定相应的子课题研究计划,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操作方向。
(三)实施研究,挖掘教育环境资源
在研究计划指引下,三个子课题分别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寻找切入点展开实践研究,挖掘利用环境资源,收集相关研究材料,积累相关经验。
(四)开展研讨,提高分析研究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定期碰头,或进行理论学习,或案例分析,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困难,群策群力,寻找研究突破口;子课题组成员隔周研讨,交流各子课题组开展情况,分享经验,并把困惑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听取别人建议,借鉴可取经验,取长补短;不定期邀请省级幼教专家吴荔红教授来园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让一线教师在与专家对话中得到理论指导,为下一步研究理清思路;子课题组不定期向全园开展观摩汇报活动,通过展示各子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给教师的继续研究注入新动力。
(五)改革措施,保障研究顺利有序开展。
为了使研究更加顺利有序地展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制度、规定的改革与调整。1、2005年1月制定子课题研究制度,并于3月开始执行,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2005年3月改革了区域计划反思记录及案例分析记录等的文字书写方式,引导教师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现象,进行有意义的文字记录。如案例分析记录调整为:情况实录(一) →出现的问题→可能的原因→策略与调整→实录(二)的记录方式,使教师的观察和分析更有针对性和深入。3、2005年4月带班制度与保育员配班制度的改革,每天两位教师均下班,保育员一周两次协助组织区域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园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这五个研究步骤根据研究需要灵活调整,以保障整个研究的顺利开展。如在研究过程中,当各子课题组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等小组无法解决时,园部课题组就组织全园教师进行集中研讨,群策群力,或邀请专家来园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为教师的研究进行必要的启迪与点拨。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长达两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本着“从教育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将课题研究放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与教学融合,教学为研究提供空间,研究改善了教育行为,教研并行,研教并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提高了教师对环境创设的认识
在开展本课题研究前,只有55.8%的教师对教育环境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物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在创设良好物质环境的同时,更要营造对幼儿有激励作用的良好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而有38%的教师则将教育环境等同于物质环境,认为环境是指孩子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是看到见摸得着的有形物。将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略或分割了精神与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另有5.2%的教师将教育环境局限为班级环境,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班级环境创设,将班级环境创设理解为墙饰。
经过长达两年不断摸索研究,有88.9%教师从狭义的环境观中摆脱出来,较深刻的理解了《纲要》中强调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观。领悟到了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不仅指向有形的物,它还应包含无形的一些与幼儿进行学习活动有关的东西,如幼儿间的合作方式,教师的指导策略,教师对孩子行为的态度,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划分及材料的准备等。它不仅涉及面广了,层次也深了,而且从有形扩展到了无形。这些认识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进行环境的创设时不再仅仅是把着眼点放在有形物的投放上,可能还得思考幼儿参与的方式及教师对孩子活动的指导度,包括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隐身;环境的创设也不仅是指合理的活动空间的划分与布置,更要考虑活动中活动氛围的营造;另外材料的投放不仅要考虑年龄上的差异也要考虑同一年龄段可能出现的幼儿个体的能力差异,因此教师的观察思考能力被提到了第一位,学会观察成为了这个研究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基本功。
2、明确了师幼在环境创设中的地位
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重视幼儿对环境创设的参与,把孩子当成环境的真正主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研究前期问卷中,有29.4%的教师认为自己班上孩子创设环境参与度高,但实际观察发现只有17.7%的教师班上的幼儿
能真正参与环境的创设。由此可见,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高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部分教师在创设时考虑的是“我想怎样布置?我认为应如何创设上?”。
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引导教师将精力主要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经过两年的实践,有55.6%的教师能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这种参与更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也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大班墙饰《折纸大世界》,由于教师的“放手”,幼儿就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提出见解——自己协商设计布局(天空、草地、树,花、海洋)——师仅提供颜料,其他材料幼儿自己收集——幼儿分工合作布置背景图——区域活动时看书折纸分类粘贴——不断丰富——提出新问题(创设适当的汉字环境,与汉字交朋友——墙饰内容不断拓展。)从中不难看出,在孩子全身心参与环境创设的同时,教师则隐身于整个环境创设活动的背后,相信孩子,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并在需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为幼儿的继续学习搭起桥梁。
3、积累了一定的环境创设经验
⑴、目标物化,应用材料实现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皮亚杰认为:成人对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让孩子通过认识上的不断运动建构新知识,成人无须强迫儿童学习,而是创设条件,鼓励儿童通过活动材料和各种事物相互作用,认识由此发生发展。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的。而活动中材料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它就像是一位无形的教师,会自动引导、诱发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结果。因此材料在一定意义上承载着成人即教师的教育意图,而幼儿就是在教师这种有意识提供的材料刺激下探索学习的。在开展课题研究前,有高达53%的教师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随意性极强,只有11.8%的教师能根据目标和幼儿兴趣来投放材料。两年的研究,使教师逐步从随意——根据目标安排——根据目标与幼儿兴趣相结合——将教育目标和内容、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物化在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与材料充分互动获得相关经验,从而实现材料的最大教育价值。如:大班建构区《房子》系列活动中,教师所拟定的阶段目标是:1能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所需搭建材料;2、具有较强的合作游戏意识。老师便提供了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有画报上剪下来的,也有幼儿自行设计的),幼儿据此来选择材料建构,学习方向性就很明确了。同时为了使幼儿的合作更频繁更自然达到第二目标,教师又提供了许多大纸箱。要将它们搭好最少需要两种合作:第一种,将两个以上的纸箱固定在一起时(即围合)需要至少两个人合作才能用透明胶将其捆好。第二种,将所有纸箱搭起来是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多人合作,而且要商量好才行。正是在这种指向目标的材料刺激下,幼儿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正是在材料的推动下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达到了教师所期望的教育目标。
⑵有效观察,适时支持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过去活动中,教师更多充当的是一个行动者。这种行动在很多时候干扰了幼儿的正常探究,阻碍了幼儿发展。如何进行有效观察?何时介入?如何介入?是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最经常考虑的问题。从盲目行动——盲目观察——有效关注——适宜支持,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教师逐步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如:中班主题系列活动——《金鱼》中“给金鱼喂食的方法”:刚开始小朋友带来的鱼食都悬挂在自己的鱼缸边,由金鱼的小主人来给金鱼喂食,可不久出现了其他幼儿乱喂撑死金鱼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幼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之初,教师扮演了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身份,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幼儿的观点进入无法统一,已经影响活动深入时,教师适时地介入了,给幼儿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今天喂过的打勾,明天小朋友不知道这个勾是哪天的,怎么办?”巧妙的支持了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幼儿的观点,又使活动推向深入。果然,在教师的设问式的“帮助”下,幼儿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过后,该班教师这样写到:我们发现,虽然孩子的思路比较肤浅,但是老师一定不要急于告诉幼儿解决的办法,而是会懂得引导孩子利用他们已学过的本领,一步一步地学会把问题解决好。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又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都兴奋极了,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对学习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积极。
⑶合理布局,发挥有限空间的无限教育价值
由于幼儿人数偏多,班级活动空间相对局限,活动空间的安排与利用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幼儿间的交往与活动,也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情绪和深层次探索学习的可能。如此,做好这一空间拓展的研究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小班教师根据自理区所操作的材料比较多,需要的空间比较大,就把它安排在活动室左边,把左边三小组的桌子拼在一起,尽量减少桌子的空间占位,腾出较大的空位使幼儿操作和出入更方便。同时把操作材料投放在桌子的四周,这样幼儿可以围着大桌子,以流水线的形式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材料。她们还改变了数学区往常桌面操作的方法,把需要安静操作的数学区移到活动室最前方靠墙的位置,铺上软毯,围上小矮墙,占位较大的操作材料比如大嘴巴小动物和天线宝宝纸盒等都粘贴在墙上,省去了摆放桌子的空间位置,充分利用墙面的作用,拓宽了有限的空间。还有一些数量配对或按数取物等活动也可以轻松地坐在地毯上完成,既能安静操作又便于交流。另外用小矮柜隔离的这种低隔断使教师的视线能随时注意幼儿的活动情况,有利于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在区域的流动与合作就更频繁了,互动更积极,环境的教育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了。
4、创设互动墙,中的物质挖掘了墙面环境的三大功能
(1)教育功能。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功能是得到幼教同行普遍认同的。在我们研究中,“主题墙面”为孩子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班主题活动《蛋宝宝》中,幼儿利用图画和照片,剪报等形式将主题墙铺设得丰富多彩,同时还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增添了多个版面,如“我的发现”、“蛋蛋超市”、“蛋蛋创意坊”等,将教室的氛围充斥在“蛋”这个气氛中。每个版面都能让老师、家长感受到幼儿学习、探索的过程和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的想法和智慧。可以说幼儿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将自己的收获通过墙面环境充分的得到展示,使墙面环境成为“会说话”的展示平台。
(2)提醒功能。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诱发孩子积极行为,让孩子凭借自身的思考、判断、协商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经验,建构自我服务意识,而且墙面环境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在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如中班的案例“水龙头的创意,”教师通过将幼儿讨论得出的洗手注意事项以图示的形式是呈现于盥洗室墙面上,孩子的洗手规则自然而然形成了。
(3)派生功能。墙面环境的作用不仅是引发幼儿的互动活动行为,也不是幼儿单纯与墙面环境的直接互动,它也可能是墙面环境所给予的刺激,是从墙面环境互动中所延伸出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墙面环境就如一个引子,如果没有了一定的墙面环境给孩子的剌激,可能也就没有了后面一系列探索学习活动。中班的案例《争取床头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墙面上的一些挂勾引发孩子的思考,孩子提出了要如何放置午睡时衣物这个问题,并由此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如竞选活动“毛遂自荐”、“画申请书”等。
5、掌握了一定的抽象范畴的研究方法
“心理环境的创设”是一个较为抽象范畴的研究,对于缺乏相关理论支撑的一线教师来说,这个研究无疑是一个挑战。在经历了迷茫,摸索,尝试、领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个案例研究做为研究的抓手,为我们进行“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思路。由于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具体明确,研究视点集中,教师可以边研究边学习边调整,这为以后的案例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个案研究《陈茜小朋友情绪化的原因及改进策略》中,教师通过收集相关理论文章,小组研讨等活动学习用相关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学会了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心理原因;在个案研究《占云飞拒吃点心》中,教师已能尝试从心理范畴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并借助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整个研究进行跟踪记录,通过VCD摄像、照片、文字记录等方式尽可能地保留了研究过程中幼儿与教师所创设的心理环境互动的痕迹,很好地再现了整个研究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研究目光转向了幼儿园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幼儿午睡困难、幼儿周一拒绝来园等现象,在观察基础上尝试运用心理学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表现来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解读孩子的心理,营造出幼儿乐于接受的集体氛围,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幼儿的生活学习质量。在这个研究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研究记录方式:原始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可能原因→寻找研究切入口→采取策略→再次观察→推进干预等……为心理范畴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6、寻找到了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判断指标
在不断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心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心理环境却不是不可触摸,无法感知的。相反,它是可视的,物化的,即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可以通过外部的可感知的现象,如师幼间的平等关系,教师的言行态度,班级愉快的活动氛围等指标来判断的,它是有“章”可循的。这一认识从根本上支持了我们子课题的研究思路,也使幼儿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
(1)尊重,理解幼儿,把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总览《纲要》,我们深深感到其中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这种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面的个体差异。”幼儿是一个体的人,来自不同背景和家庭,有着独特人格和性格特点,教师要用一种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看到他们的现实水平也相信他们的发展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包容,接纳的心态去面对每个孩子,才有可能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在小小(1)班个案研究《姚益欣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原因与策略》中,教师在发现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后,尊重幼儿的选择意愿让她坐一旁先看别人活动,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在认真观察后老师发现孩子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这个孩子从小就性格内向,较少和同伴玩。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有心的教师利用孩子爱玩游戏的天性吸引她先和老师一起玩,再慢慢过渡到参加集体活动,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在老师的理解与等待中萌发了,很快就成为了集体中的一员。而在案例《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迎接幼儿愉快来园》研究中,教师遵循陈鹤琴所提倡的“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思想,以平和的心理接受了幼儿在来园时的个人感受和表现,在幼儿来园时不再诱导幼儿一定得问好,由此减轻孩子心理负担,随后教师尝试了解幼儿的心情及行为表现的原因,并从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入手:如先问好,和孩子谈谈心等方法开始,逐步让幼儿开口,乐意和老师问好,及至聊天,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的愉快情绪就从来园这一刻被调动起来。
(2)营造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注重幼儿的情绪体验
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是幼儿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习得能力的前提。而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不仅指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学习,还应包含良好的师幼、幼幼间的交往交流,教师对幼儿行为表现的反应态度等。只有当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他才可能按他发展需要的方式与环境互动,那么这个环境对他而言才是积极有效的。因此,在进行案例研究《我们爱看图书——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实践陈鹤琴“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教育思想,通过布置如图书馆一般的阅读氛围,调整图书角位置,改变阅读方式,播放轻声音乐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人人爱看书”的氛围,调动了幼儿看书的兴趣,同时由于教师认可幼儿不同的阅读水平和方式,鼓励幼儿分享交流阅读感受,并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阅读体会,使幼儿越来越原意看图书,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阅读真正内化为孩子自身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在教师所创设的自然愉悦的环境中孩子将教师的教育期望一步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求。
(3)家园协调一致,建立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
陈鹤琴先生提出:幼稚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总和。幼儿良好情感、态度的养成教育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培养。在本课题的所有案例研究中,家园协调一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案例研究中,我们通过发放亲子活动单“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请家长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轻声细语”的语言环境,随时督促幼儿不大声喊叫,并以身作则,营造文明用语的交往环境,使孩子的倾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在案例研究《我们爱看书——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中,让家长利用周未时间带孩子到图书馆参观阅读,感受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氛围,形成初步的阅读规则意识,为幼儿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良好基础;在其他个案如《占云飞拒吃点心》《方子恺进餐焦虑心理分析》等研究中,我们都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和谐统一的心理环境。七、结论
(一)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两年的行动研究,使教师掌握了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通过研究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教师学会了以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发现了自己专业方面的困惑、问题、提高了自己教育行为的自觉性和理智性。从研究成果看,通过课题研究中的专业培训和相应理论学习,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对教育环境认识不到位的百分比为零,对教育环境有深刻理解的教师从原有的55.8%发展到88.9%。55.6%的教师在如何环境创设中能将目标与幼儿兴趣爱好相结合?较研究前提高了43.89%,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可见,行动研究法十分适合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在审视自己的实践和教育经验的同时,通过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促进了自身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实现了环境、教师、幼儿间的积极互动。教师的教育认识的提高和教育行为的改善不仅为幼儿创设了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更为幼儿创设了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幼儿的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比率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率从原有的17.7%上升为55.6%,自主性上升62.5%,可见,环境、教师幼儿三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在创设良好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汲取了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师幼双方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

Q3:如何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

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的班级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将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幼儿园中,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对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我来说,面对班级的环境创设问题还有很多的困惑,根据自己多年的创设经验,我发现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班级环境创设失去了影响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只注重形式美,不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本身在班级环境布置和投放材料时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对环境材料的设置和投放要实观什么教育目标和内容也很少研究。因此,也就无法判断幼儿当前的水平,无法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教师还是将墙面布置作为教育教学以外的任务来完成。从选题到制作一切由教师设计安排。其实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不难了解,孩子们喜欢的不是那些教师费心费力制作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欣赏价值的作品。而是那些在成人看来不像、不美、不起眼,但出自孩子之手的作品。孩子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喜好、表达方式和欣赏标准,有强烈的被接纳及成功的需要。幼儿想像是最丰富的,幼儿参与设计的环境才是最有意义的。教师不应过多的担心幼儿参与的效果不好,停留在形式上面,要改变教师的观念,善于灵活应变。
其次,幼儿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差异明显,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就会使一部分幼儿不能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发展需要的有利条件,几年下来,固定的环境多、变化的较少。还有很多教师为了省事,一次性完成创设,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及教学联系性,这样固定的环境必然失去环境的价值。
有感于此,我认为: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应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孩子的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孩子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有不少是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自发产生的,这种产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孩子年幼、知识经验的贫乏,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些引导有时可能在孩子问题出现之初,也有可能在孩子提出疑问的过程中,甚至在孩子解决问题的结束时。但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与探索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及操作材料。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
实例一:区域材料放大镜的提供
投放该材料的原因是源于孩子看不清“叶子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了观察的工具,幼儿经过观察,进行了想和比较,又用“画”的形式把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为科学发现区提供了记录表,期间,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产生的用叶子制作、绘画等想法,教师为幼儿自由生成的活动提供各种工具及辅助材料,最后总结出叶子还可以有很多用途,教师把幼儿制作的叶子作品张贴到墙上交流,又成为了有意义的墙饰。
实例二:
教师进行晨检点名活动,孩子们发现今天某个伙伴没到,纷纷议论:“他怎么了?”“他是不是生病了?”“可能去旅游了。”缺勤的小问题引起了幼儿关心的情感,并讨论产生了一个建议:“我们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而不是给家长用的接送卡。”接下来,孩子们自己设计了自己的“出勤卡”,教师作为参与者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最后我们班的“今天谁没来”的小墙饰就产生,每天都吸引着孩子们的关心,最后还养成了习惯。
以上实例带给我们许多的思索:孩子的主体性,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引导及支持,创设环境和材料范围的扩展等问题。从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可看到,狭义的空间范围的创设限制了幼儿更广泛的探索活动: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即使具体体现到班上,也应该是包括本班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但很多教师却存在着理解及实践的误区,各班以主活动室、主墙面为主,认为主要的做好了,其他就不那么重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全方位地考虑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
(1)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2)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
(3)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
因此,应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例如,盥洗室中“节约用水”的标志;楼梯过道间的安全标志等。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
2.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班级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3.不能盲目追求“精美”的、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班级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1)避免较多地从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考虑,例成人视平线的高度、精美的“镜框式”等,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
(2)不应对幼儿的作品、操作材料等看不上眼,更不应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可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加工修饰的方法有多种: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师生合作的各自一部分)、空间位置(门、窗、角落、阳台、栏杆等)选择法、放置方式变化法(吊、贴、摆等)等。
4.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
(1)长期固定不变: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
(2)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装);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评比栏中的乖娃娃标记表现在班班都是小红花,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且小红花都是被教师亲自贴死的。
5.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
(1)不应只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轻视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
(2)不应只重视教师的教具制作,轻视幼儿学具,操作材料的提供。
(3)操作材料数量少,种类少,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机会少,即使有让幼儿的选择,也是在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而提出的条件的前提下的有限选择。教师应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
(4)应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让幼儿不能进行多种组合,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除了现在玩具市场上较多的建构材料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同时,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例如毛线、麻绳、纸、布、树叶等。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材料取自身边的资源(大多是废旧材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学会了创造,学会了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或仅有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总之,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
2.材料要有一定的结构,暗含着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师对所投放的材料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使其暗含着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的事物的特征与相互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又是由低到高渐进性展开的。这样,孩子们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的、有结构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3.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4.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5.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指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
6.培养幼儿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很少注重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习惯于由自己来判断幼儿的对错,使幼儿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他们关注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这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和迎合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教师讲,幼儿听”转变为“幼儿主动探究,自己找答案”,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参与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7.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操作活动时,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检查者”的角色,把精力从“检查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了”等问题转移到幼儿的探究和操作活动上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正确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如我们可引导幼儿讨论问题“汽车在什么样的路面上跑得更快?”,并鼓励幼儿说出各自的答案。为了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想,我们可以发动幼儿找来各种高低、形状不同的积木、纸板、易拉罐等,启发幼儿运用这些材料搭出不同角度的斜坡,并提供橡胶、木板、玻璃等不同质地的斜坡面。我们可让幼儿在搭好的斜坡上进行赛车,并启发幼儿注意观察汽车速度和路面的倾斜度以及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通过多次操作,幼儿可发现汽车滑下斜坡的速度不仅与路面的倾斜度有关,还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初步体验到速度与倾斜度、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环境创设,就必须以“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和材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等。创造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创造性的孩子,愿我们以惊人的探索和研究热情、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就要求我们的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让幼儿乐在其中。
综上所述,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的班级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