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Q1:怎么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分辨这两种感冒,首先大致判断一下是哪种原因造成的感冒。比如是吹冷风,受凉的感冒,就有可能是风寒感冒,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秋冬寒冷之际,但是夏天长期处在温度低的空调房里,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受寒,也可能发生风寒感冒。所以心中要有数,不要以为夏天感冒就买治风热感冒的药;同理,要是在春夏比较温暖的时候,感受了风热,就有可能是风热感冒,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大冷天长期处在在相对封闭的,高温环境中,也可能是风热感冒。

有了上面病因的评估,再来看最直接的症状的不同。

风寒感冒:很怕冷,发热比较轻,不出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子堵塞声音重,或者鼻子痒,连续打喷嚏,有时候还会有清鼻涕,咽喉痒,咳嗽,咳出来的痰是白色的,不粘稠,不口渴,或者喜欢喝热的东西,舌苔薄白而润。

风热感冒:身体发热显著,有汗但是汗水不流畅,这种汗跟平时运动后的大汗淋漓不一样,运动后的汗出了后是舒服的,畅快的;这种病汗是黏黏糊糊的。头胀痛,脸是红红的,也咳嗽,但是咳出来的痰是黄色的或者干脆很粘稠,咽喉感觉很干燥,有时候甚至会有疼痛感。鼻塞,但是鼻涕黄色且浓稠,嘴感觉特别干,老想喝水,舌的边和舌尖是红色的。

另外补充一点的就是分清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很少有转变其他病的,最终的是没有明显流行的特点。一般感冒会在一周左右好,如果感冒一周以上不痊愈,发热不退或者反而加重了,应该要考虑是不是有其他病发生了。时行感冒病情比较重,发病也快,说病就病,说严重就严重,简直没有一点点防备,全身的症状比较明显,更重要的是可能发生传变,就是说可能化热入里,病情变得严重,还可能继发或者合并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所以一旦时行感冒最好及时治疗。

最后,我来讲一下风寒和分热的治疗分别是什么。是药三分毒,我最推崇,加强身体素质,感冒多喝白开水这种。不过,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不是谁都身强体壮的,遇到自己难受的情况还是有想用药的。说个日常药店就能买到的,要是风热的话:银翘散。这个大部分人应该比较熟悉。辛凉解表,清宣肺气的功能;风寒的话:荆防败毒散。药店也有,辛温发汗,疏风祛湿。

Q2: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成因是什么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见病,然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知道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说法的人却不是很多。同样是感冒,但是这两种感冒的病因和治法却是截然不同的。盲目用药,只会导致事倍功半,现在让我们一块学习一下风热感冒,从而更好的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风热感冒 - 概念简介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是中医感冒病证的两大类型,其起因都是机体感受触冒以风邪为主的外邪。因此,两者都是外感病证。但是,两者在性质上有属热与属寒的不同:热象明显的是风热感冒,寒香明显的是风寒感冒。两者必须清楚分别,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而避免贻误病情。
风热感冒 - 临床诊断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构成临床诊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发热较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打喷嚏,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欲饮,舌尖边红赤、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风热感冒 - 鉴别诊断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
两者都是外感病证,都以风邪为主,性质上有属热属寒的不同。因此,热象与寒象的区别,就是鉴别两者的关键所在。鉴别重点有下列几项:
1)恶寒发热 两者都有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的症状,两者的分别是:风热感冒是发热比较严重,恶寒轻微不太明显;相反的,风寒感冒是恶风或恶寒显著,发热轻微。
2)流涕 鼻流黄浊浓涕的,大多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只流清稀如水样的鼻涕。
3)口渴 风热感冒大多是口干口渴、喜喝泠饮;风寒感冒口不干不渴、不喜饮水。
4)咽喉疼痛 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兼见扁桃体红肿;风寒感冒咽喉疼痛,扁桃体不红肿。
5)舌象 风热感冒舌尖舌边红赤,苔薄白微黄;风寒感冒舌尖舌边不会红赤,苔薄白不黄。
6)脉象 风热感冒脉来浮数,脉搏跳动每分钟90次以上;风寒感冒脉来浮紧或浮缓,脉搏跳动大多在每分钟90次以下。
风热感冒 - 治法方药
风热感冒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治宜辛凉解表,发散风热。方用银翘散、桑菊饮、桔梗汤、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虚,不得专用疏散。阳虚宜加参、术,阴虚宜加地黄、五味,倍麦门冬、白芍。
小儿患上风热感冒,可以给孩子吃“感冒清热冲剂”,每次服1/2~1袋,日服2~3,或“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3次。也可服用新稀宝片,新稀宝片属最新一代补锌产品,富含蛋白锌、蛋白硒、蛋白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可大大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感冒发生的几率。
风热感冒 - 几点澄清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
风热感冒 - 刮痧疗法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从风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刮拭上肢外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

Q3:怎样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医将常见的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其实很多朋友都分不清什么是风寒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我到药店,很奇怪地竟然没有找到合适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 10g 白芍10g 炙甘草 6g 生姜 3片
红枣 6枚
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师父说过,学懂了桂枝汤,就学会了如何开方治病,真值得好好研究。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阳明经症的代表方剂是白虎汤,不过我不主张大家随便用,属于猛药之一,这里也不抄录了。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

猜你喜欢

更多